吉林农业大学信息公开网

信息公开栏目

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首页 >> 教学质量信息 >> 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 正文

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发表于: 点击:

学校坚持落实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以“努力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为目标,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市场建设和就业创业教育为两翼,继续实施“八精准”就业工作模式,以“六强化”工作方式为具体实施手段,全面提升就业创业工作水平,实现了预期目标。

一、强化考核与反馈,校院两级合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

1.实施就业创业工作考核评价。全面修订了《吉林农业大学就业创业工作考核办法》,重新梳理了考核体系,修改各项条款21条,增加创新创业相关工作的考核权重。新修订的考核办法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与时俱进,促进校院两级就业创业工作的全面展开。依据就业创业工作考核体系和《吉林农业大学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办法》评选出就业创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予以表彰,表彰对深入推进学院和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就业创业工作、形成浓厚就业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建立就业创业反馈机制。全年回访用人单位135家,毕业生375名,收集有效反馈信息480条,对于指导和完善学校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不断健全就业创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专业调整的联动机制,积极发挥就业创业状况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切实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3.加强就业大数据统计分析。坚持每月三次统计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实时更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数据,通过对大数据的详细分析和比对,提出制约就业创业工作开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经过校院两级会商、讨论,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评估等,先后共形成分析报告20余份,准确把握各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动态和就业需求,为学校部署就业创业工作提供科学数据支撑,为学校建设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保障。

二、强化开发与合作,用人单位市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1.努力构建就业洽谈平台。充分发挥学校招聘会对促进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组织开展春秋两季大型洽谈会、校内小型洽谈会、网络远程招聘会等,全力推介毕业生就业。本年度,学校共举办大型洽谈活动三场,分别为“投身现代农业 筑梦乡村振兴”吉林农业大学2018届毕业生春季就业洽谈会、“情系白山黑水 智献松辽大地”吉林省涉农企业专场招聘会和吉林省2019届涉农高校毕业生大型公益交流会。三次大型洽谈会共有25个省份的956家单位参会,涵盖农林牧渔、管理服务、医药食品、机械信息等多个行业,提供就业岗位3.1万余个,重点龙头企业、上市公司、500强企业占比超82%。校内外参与学生1万余人,供需比达13。学校大型公益交流会已经连续举办了20年,已经成为吉林省涉农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直接、最便捷和最有效的洽谈平台,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吉林省政府副省长李悦参加了洽谈会,对学校洽谈会的组织和效果给予高度认可和评价,特别是对学校通过政企校合作推进就业的工作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吉林省相关职能部门以此为参考进行推广,促进我省高校毕业生充分优质就业。

2.全力推进“吉人生根”工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响应吉林省“吉人生根”工程,学校和省教育厅、省农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专场洽谈会,会议吸引了50家省内知名、行业龙头企业参会,提供岗位1600多个,学校2019年毕业生近千人,省内其他高校毕业生300多人参加了会议。学校还选拔6个工作组分赴松原、白山、通化、吉林等地区,与政府、企业广泛联系,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推动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学校还通过多种渠道,支持学生在省内就业创业,2018届毕业生有超过32%的省内生源在本省就业,为吉林省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吉人生根”工程对引导和鼓励学生投身现代农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开拓了毕业生到省内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就业的新渠道,也为省内涉农企业搭建了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平台。

3.深入开展市场开拓活动。结合学校毕业生生源省份分布数据、就业意向区域调研数据和往届毕业生就业流向数据制定就业走访方案,开拓走访了16个省份的29家人才部门和220家用人单位,通过走访开拓,年内共有无锡市人才、烟台市人社局等多个地区的人才部门组团入校招聘,其中昆山市人才中心、大连沙河口区人才市场等已经连续3年组团来校招聘,地区组团招聘呈现常态化趋势。市场开拓的优质就业资源对于促进学生返乡就业和多渠道就业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对于强化政校合作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4.全面深化政企校合作。充分发挥农业院校毕业生优势,促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学校与多家企业签订政企校人才合作协议。学校与吉林省农业委员会签署了“政校就业创业合作框架协议”,与4家企业代表签订了“1+N企业课程进课堂”协议,与11家企业签订“就业创业基地”协议。校企合作有效提升了学生与企业对接的契合度,是实现校企横向联合、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一次重要举措,实现企业、学生和学校的三赢。

三、强化指导与帮扶,毕业生就业热情和能力全面提升

1.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通过举办形势宣讲会、主题班会等思想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主动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立业。2018届就业的毕业生中,有超过40%的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2.提升就业创业活动吸引力。在就业指导活动开展方面,推出了深受学生喜爱的就业形象大使选拔活动。活动做到了企业全程参与,围绕招聘的真实场景开展,极大的提升了活动的吸引力,现已成为就业指导品牌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推出的“1+N”助力成长计划,通过课程讲授、拓展训练、顶岗实习等方式让企业真正参与到学生培养过程中,实现共赢。在创业指导方面,相继举办了“乌拉草杯”营销大赛,500余名同学参赛;承办了“正大杯”东北大区营销大赛,30所高校的1314名同学报名参赛;全年举办3次创新创业项目遴选活动,开展9期创业项目提升精品指导活动“琢磨会”。多样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活动对就业创业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已经成为学生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最有效载体之一,是对传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有力补充。

3.加强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完成“双困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计划。成功组织6246名学生参加就业能力拓展培训,112名学生参加创业班培训。积极回访“双困学生”,了解培训感受,按照“全程关注、体现关爱、促进就业”的原则,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学生及少数民族、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通过强化能力提升、给予一定的资金帮扶等措施,切实解决他们的就业困难,帮助其成功就业。

四、强化培训与研究,就业创业教育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1.加强师资培训工作。学校制定《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师资能力提升工作实施方案》,促进学校就业创业教育工作的内涵发展,提升就业创业师资水平。全年共计举办各类集中学习2次,参加人员累计46人次;组织外出培训7次,累计参加人员15人次。对就业创业指导教师进行“就业创业数字图书馆”等软件专题培训。年内为6000多名本科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创业基础》两门必修课程,课程教育效果大幅提升。

2.构建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学校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全员、全程、全面的就业创业指导,将课程教学和企业实战体验充分融合,使学生通过深入教学基地、深入企业单位、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生活,实现专业知识应用前移、岗位认知前移、就业力锻炼前移、求职试用前移,切实把指导纳入学校整体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课程教学、报告讲座、咨询解惑、网络辅导、实践教学为一体的职业生涯与就业创业教育体系。

3.强化理论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杠杆,加强理论研究。举办了“协创·共融·发展”创新创业论坛,与会专家共同探讨双创教育发展模式,副省长安立佳给予高度评价;修订校本教材,推进慕课上线,教学团队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创业基础》十三五规划教材一部;组织三名教师成功申报并录制24学时的《创业基础》在线课程;组织课题申报,深入理论研究,完成省教育厅20162017年度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就业创业管理专项)9项课题的结项,申报4项省级课题;撰写多篇就业创业相关论文,对于学校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五、强化创新与实践,创新创业工作内涵建设持续发力

1.积极推进“1+N”创新创业工作内涵建设。学校全面推进创业基地建设工作。吉农青鸟创业园正式启用,面向全校师生全面开放。此外,13个学院二级创业园全面投入使用,全天为学生开放,为学生创业提供保障。二级园区承担通识教育,普及知识和基础实训孵化;校级园区主要承担精英教育,对有强烈创业意愿并付诸实施的学生给予精准指导、项目孵化。双园驱动的全面实施有效的促进了学校创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获批吉林省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学校成功当选首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得到了教育部督查组、吉林省副省长安立佳等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2.优化园区管理和服务。积极培育学生创业项目,全年入园项目19个,营业收入近3000万元。组织多个项目申报各项创业大赛,1个项目获得“互联网+”大赛国家铜奖,1个项目入围全国KAB微创大赛20强,1个项目获得哈尔滨创业大赛季军,1个项目获得意向投资,3个项目入围吉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推介展参展项目。搭建“吉农电商”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顺利投入使用。大学生创业园和青鸟创业园运转平稳,优质高效的服务也得到了学生们的充分认可。

六、强化管理与服务,积极做好学生就业创业日常工作

继续深入实施“八精准”工作模式。通过实施精准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精准推进就业创业教育、精准推进多类市场建设、精准搭建洽谈平台、精准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精准推进靶向就业、精准推进管理方式创新、精准推进日常工作等,不断完善“吉农就业”品牌“八精准”工作模式,全面提升了就业创业师资水平,夯实了指导服务能力,精准推送了就业信息,市场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就业资源不断丰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不断增强,全面提升了学校就业创业工作水平。

1.做好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按照吉林省教育厅关于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的要求,结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和“吉林省大学生就业管理平台”两个就业管理平台,顺利完成学校45582018届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累计核对毕业生基本信息、就业信息、派遣信息、发档信息等20万余条,并制定毕业生派遣方案,并完成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打印发放工作。

2.编制多类就业创业宣传材料。编制了《就业宣传手册》,完善“毕业生风采”版块,制作毕业生自荐表通过二维码形式展现给用人单位;编制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文件汇编》《就业管理工作手册》帮助就业管理工作人员了解就业政策,掌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熟悉就业派遣流程及手续办理;编制了“就业月历图”“派遣工作流程及填报规则”,使毕业生能充分了解就业政策、知晓毕业手续办理流程等;编制了“创业园宣传手册”,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进行宣传和推广。就业创业宣传材料有效的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了解就业创业工作,极大的提升就业创业工作效率。

3.全面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全面推进九台农商银行订单班学生日常管理、课程安排、实践活动等工作;完成20184558名毕业生的档案交接、核对、整理和发送工作;完成吉林省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招聘计划学生报名资格审查及材料报送工作等;做好校内专场宣讲会工作,全年共有500余家知名企业来学校宣讲招聘毕业生,校内宣讲会更加注重提高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质量、岗位层次及专业针对性,提升了学生就业质量。


© 吉林农业大学学校办公室           技术支持:吉林农业大学信息化中心